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6年欧洲杯德国对波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016年欧洲杯德国对波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首先,英法和波兰是盟友;
2.在此之前,面对贪婪的纳粹德国,忍无可忍英法已经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如果德国进攻波兰,他们将对德宣战”!此时,如果再不宣战,颜面上也不好看!
3.他们担心下一个被打得就是自己!
德国波兰发起的波德战役,也称为波兰战役或者是德波战争,此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开端。
1939年9月1日清晨,纳粹德国在与苏联签署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一星期之后对波兰发动了闪电式进攻。纳粹德国先是动用了大批量的飞机轰炸了波兰境内重要的军事力量;与此同时,地面军队由分别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了全面的进攻。面对纳粹德国的猛烈进攻,波兰军队节节败退。10月6日,波兰全境被纳粹德国与苏联占领,战争结束。
德国对波兰发起“闪电战”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受到了制裁。在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把原本属于波兰的领土予以归还。由此带来的则是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位于“波兰走廊”东侧的东普鲁士成为德国的一块飞地。因此,德国一直对此怀恨在心。
其次,波兰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波兰位于欧洲的东部,其东部与西部分别与苏联、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北部濒临波罗的海。纳粹德国如若占领了波兰,就可以以此建立对苏联作战的基地。同时,也可以获得波兰大量的军事以及经济资源。
最后,一战之后英国与法国奉行的“绥靖政策”,使得英、法两国在中欧的盟国--波兰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
我们都熟知德军在二战中所向披靡,闪电战居功至伟。那么为何不起眼的波兰,却成为了德国征服欧洲的“敲门砖”?德素以严谨精密闻名,这期间德军的战略部门应是经过全盘考虑和周祥的策划,选择了波兰作为第一个对手:
一、两国由来已久的恩怨。从十八世纪起,波兰被沙俄、普鲁士、奥匈帝国瓜分三次,并在第三次中彻底消亡了波兰。在一战中德国将占据着波兰领土的俄国人赶走,波兰得以重新立国,后又根据战后的《凡尔赛和约》,从战败国德国割走原属于波兰的但泽走廊。希特勒上台后屡次索要,被波兰严词拒绝。
二、地理位置,波兰很不幸的被夹在两大强国——德国和前苏之间。根据德国的二战攻略,前苏也是攻击目标,而波兰是进军苏联的必经之路。
三、德国对西方阵营的持续试探和迷惑。在对波兰发动战争前,德国已经侵占捷克苏台德地区,而英法诸强当时施行绥靖政策,置之不理。况且,进军波兰,使得英法认为苏联才是德国真正目标,对于进攻西方阵营的公敌——苏俄,显然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四、当时的波兰发展落后,在西方强国用上飞机大炮时,波兰仍将骑兵作为军事主力,在德军进攻波兰时,不乏英勇抵抗,甚至发生波兰骑兵围砍德国坦克的奇观。这种贫弱国家作为德国征服欧洲的前奏,再合适不过了。
以上就是德国闪击波兰的原因,欢迎指正,敬请关注。
结局会和现在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1、德军在占领波兰后,立刻对苏联用兵,取胜机率不大。因为这时的希特勒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只有继续占领欧洲大陆后,希特勒才能纠集起足够的力量来进攻苏联。
2、即便德军进攻苏联顺利,也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英法足可以利用这种形势,把德国摆布得欲仙欲死,德国身不由已,英法反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3、德国最好的策略应该是立足于欧洲,先不忙着进攻苏联,先把胜利果实消化掉。或者干脆挖掉英国这颗毒瘤,去除危胁。
4、对外安抚美国,许之以诺,诱之以利,尽力争取时间。一旦英国被拿下,欧陆没了内援,美国在利诱之下,便会放弃武力干涉欧洲的企图。
5、不要怕苏联,斯大林也害怕德国,他们还没做好准备。而且德国在收拾英国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苏联捆挷到战车上,完事后再联合美国制衡苏联。这个时候最好不动刀兵,保持制衡局面对各方都有利。
希特勒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英法随即对德宣战,但是宣而不战。苏联9月17日开进波兰,10月6日波兰战役结束。从这以后直至1940年5月10日德军向西线大举进攻,中间有大半年的时间希特勒一直在和英法谈判,要求双边结束战争状态,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为英法所拒绝,西线英法联军继续和德军处于假战状态。事实上从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到希特勒呑并奥地利和捷克,英法两国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最多只是口头上的遣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中固然有害怕同德国再打一仗的考虑,当时一战刚刚结束二十年左右,英法两国还未从上次大战的创伤中完全恢复过来。更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红色的苏联己经完成了三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军工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在西方世界眼里,布尔什维克要比纳粹可怕得多,一个强大起来,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与俄国完全不同的德国正好可以成为苏联和西方之间的缓冲地带,再加上在慕尼黑阴谋中,希特勒再三向英法保证,捷克是他最后一项领土要求。可如今希特勒的胃口越来越大,又一口吞下了波兰,如果再对德绥靖下去,英法两国的内阁就会倒台,而且战火说不定会烧向自己,更何况英法跟波兰是有同盟关系的,英法对德宣战对内对外都有个交待。至于宣而不战也是为了一方面吓住德国,当时法国拥有欧洲第一陆军和世界第四海军,英国陆军规模小一点,但海军是世界第二!雷诺和张伯伦都不相信希特勒敢对他们下手。另一方面,英法就是要保持对德国的假战状态,逼得德国在得到波兰后不敢复员几百万大军,这样下去要么德国经济被拖垮,要么希特勒兵锋向东,进攻苏联。
那么如果希特勒真的这样做了,会发生什么呢?首先,德军不可能集结起像后来巴巴罗萨行动中那样庞大的兵力进攻苏联,因为德国要防备西线一百多个师的英法联军,就算希特勒认定英法不会在背后捅刀子,对苏作战也失去了突然性,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希特勒正是在西线大打出手和并未针对苏联进行物资准备才成功地麻痹了斯大林。而斯大林在这段时期内入侵波兰,芬兰还有波罗的海三国本身就是对德国的攻势防御。斯大林甚至在波兰战役前还跟英法商量过要借道波兰和罗马尼亚抢先进攻德国。另外要知道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的石油供应都是依赖罗马尼亚和苏联的,事实上西线战役消耗的150万吨石油中苏联供应了90万吨,以至英法曾打算轰炸苏联的高加索大油田!一旦苏德进入战争状态,德国的石油供应渠道就只剩下罗马尼亚了,希特勒还必须先同意大利联合行动占领南欧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希腊等国,这样才能保证罗马尼亚大油田南翼的安全。而且德国的铁矿石要靠瑞典供应,还要经过挪威海域,而远比德国海军强大得多的英法联合舰队将随时切断这一通道并封锁德国的港口。所以希特勒如果直接对苏联动手,首先就会引来国内的政变,事实上早在希特勒对捷克下手时,德军的一批高级将领就打算逮捕这个疯子,后来由于英法决定出卖捷克才于约定时间前四个小时终止计划。
就算德军攻入苏境,也不会像真实场景那样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战局将很快变成拉锯战和消耗战,苏联的轰炸机将从克里米亚起飞轰炸罗马尼亚,甚至直接出兵占领普洛耶什蒂大油田,没有了石油,德国人如何作战?待德军撑不住时,英法联军将进攻德国本土及占领区,一方面是对德国趁火打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苏联进入西欧。即使德军在苏联取胜,英法也会联合美国对柏林来个黄雀在后,他们绝不会容忍一个空前强大的德国来威胁整个欧洲!
若德国提前执行巴巴萨罗计划,英法绝对不会出面干涉。原来的捷克盟友苏台德没了,他们都没管更何况是被他们视为“异类”的苏联。英法巴不得德苏打的你死我活,最后活下来的苟延残喘,他们最后坐收红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6年欧洲杯德国对波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6年欧洲杯德国对波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